2025年2月13日消息,近日,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创新中心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一项名为“网络安全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专利(公开号CN119402229A),旨在提高网络安全监测的准确性。这一举措不仅反映了中国电信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持续努力,也回应了当前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现实需求。
根据专利摘要,该监测方法主要是基于待监测网络环境的多源日志数据,创建第一和第二网络实体关系图。前者表征不同或相同实体类型之间的直接交互关系,后者则用于表征这些实体间的依赖交互关系。通过对这两者的融合,形成一个新的实体关系图,以此来实现对网络活动的全面、深入的监测。
这一创新技术的设计,明显提升了网络安全监测的准确率。在当前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网络安全威胁愈发复杂,传统的监测手段很难满足实时预警和动态管理的需求。中国电信通过融合多源数据,力求从根本上提高监测效率,及时有效地发现潜在的异常事件,确保网络环境的安全稳定。
从企业的发展历史来看,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创新中心自2010年成立以来,积极投身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领域。根据天眼查数据,该中心参与了81个招投标项目,申请了2398项专利,展现出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活跃性和深厚积累。这一专利的申请,可能在未来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进一步巩固中国电信在网络安全领域的领先地位。
尽管技术创新给网络安全帶来了新的可能性,但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引发了对网络安全监测工具的伦理考量和隐私保护的担忧。如何在提升网络监测能力的同时,维护用户隐私与数据安全,依然是未来技术发展的重要挑战。类似的技术在金融、医疗等敏感领域的应用,亟需明确的法规与标准予以规范,确保技术的正当使用。
与此同时,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相关的安全监测工具也开始慢慢地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比如通过机器学习模型精准分析网络流量数据、自动识别异常行为模式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推动了网络安全行业的前行,也为未来的使用者真实的体验和风险管理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行业分析师指出,未来随着更多智能设备和物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的攻防战将愈演愈烈,而拥有强大研发技术能力的企业,将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电信最新专利的申请,网络安全监测的准确性有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作为数据安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电信的这一技术创新不仅有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还可能对整个行业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未来,如何在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数字化时代,建立完整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将是各个企业和行业必须认真思考的战略问题。
解放周末!用AI写周报又被老板夸了!点击这里,一键生成周报总结,无脑直接抄 → →